——2017年8月31日在旌德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旌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向会议报告旌德县 “同创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2月6日召开全县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暨“同创行动”动员大会以来,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卫生县城(健康县城)、双拥模范县和国际健康休闲之城创建工作均在强力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省级文明县创建
1、逐条落实测评指标
一是召开全县文明创建工作培训会,解读《宣城市2017年文明县市区测评工作方案》(宣创建指〔2017〕21号)。二是印发《关于做好文明县测评和暗访迎检工作的通知》(旌文明办〔2017〕22号),进一步明确文明县创建的抽查点,必查点、三线四边环境治理、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等测评内容,对乡镇文化站、少年宫和社区管理等薄弱环节的职责进行强化。
2、不断夯实创建基础
一是着力引导乡镇配齐文明创建驻村指导员,鼓励村(居)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二是34家省、市文明单位先后完成文明创建动态管理系统注册,并陆续发布信息。三是开展“三线四边”工作调研,指导、协调国、省道沿线乡镇进行立面改造、整治集镇环境秩序、建设县际节点景观。上半年,“三线四边”环境治理在市文明县第三方测评中获全市第一。四是深化公益广告刊载展示活动,以“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为主题,增设公益广告300余处。五是进一步落实文明创建督查、调度、点评、通报工作机制。针对季度测评中暴露的问题,迅速行动,制发问题督办单,清单式推进整改。动员相关单位查找存在问题,补齐短板,并同步做好交通、环境卫生和商贸秩序的持续整治和长效常态保持。
3、持续加强道德建设
一是发挥重点人群、职能部门、学校阵地、好人引领和社会监督作用,不断提升市民素质。二是指导开展未成年人“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是出台《旌德县月评“三级好人”工作实施方案》,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开展好人交流活动。2008年以来,全县有中国好人7人、安徽道德模范及提名6人、宣城好人59人。设立好人基金,举办三届好人颁奖典礼,好人故事大赛,礼遇帮扶各级好人,今年发放慰问金3万余元。
(二)省级卫生县城(健康县城)创建
1、制定方案,完善机制
一是制发了《旌德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健康县城)实施方案》和《关于大力开展健康县城健康村镇的实施意见》,分解创建工作任务,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二是制定了《旌德县创建卫生社区实施方案》、《旌德县创建卫生先进单位实施方案》,印发了《旌德县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旌德县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旌德县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三是健全创建工作督查、督办、调度、约谈等制度,适时召开创建工作调度会,层层督查,狠抓落实,保证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运行。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制定了《旌德县创建卫生县城(健康县城)宣传方案》,对创卫宣传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二是建立“旌德县创建卫生(健康)县城信息网”,创办《旌德县卫生(健康)县城创建工作简报》(现已编发47期)。三是印制《创卫指导手册》、《病媒防制手册》、《创卫达标要求》,印发宣传材料4万余份,设立公共场所宣传栏8处,户外高炮宣传1处,道路护栏宣传牌40个,龙门架1个,灯杆道旗400个,灯箱宣传板42个,候车厅宣传牌36个。四是组织开展以创建卫生县城(健康县城)为主题的广场舞展演活动。五是邀请省、市专家培训全县创卫工作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3、对照标准,狠抓落实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一是通过公开招标由病媒生物防制公司统一开展城区公共区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督促各单位及各行业(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四小”行业等)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和滋生地清理工作。二是完成2015-2017年全县病媒生物防制资料收集及建档工作。三是迎接省、市爱卫办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评估,并通过了整改情况验收,获“宣城市卫生县城”称号,已正式向省爱卫会申报省级卫生县城。
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是对建成区主次干道、街巷卫生、小区卫生、公厕旱厕等场所进行摸底,要求各职能部门对存在问题进行对标整改。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工作,完成公厕改造16座,户家旱厕改造27座;推进背街小巷改造,计划整治36个,目前完成17个。三是加强建成区清扫保洁,严格“日二普扫、16小时循环保洁”,辅以机械化清扫和洒水冲洗作业模式的同时,城区各主次干道实行每日2次机械化冲洗和洒水作业,外围交通干道每周3次冲洗保洁;城区主干道道路绿地、公园广场每天专人巡查、清扫保洁管理全覆盖,不留卫生死角。四是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建立每周四定期大扫除机制,开展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各单位累计出动人员500余人次,对县城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中村等垃圾死角进行整治。
推进农贸市场和餐饮单位整治。一是开展了农贸市场病媒生物消杀,安装灭蝇灯等防制设施。二是开展了城区餐饮单位病媒生物消杀和防制指导,完成部分病媒生物评估受检餐饮单位防制设施的整改工作。三是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了农贸市场“整改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小型餐饮业卫生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农贸市场和餐饮单位整治工作。
开展公共场所“四小”行业专项整治。一是完成城区公共场所“四小”行业的摸底工作,建立“四小”行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档案。二是完成卫生监督信息上墙公示工作,做到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管理制度、量化分级管理等级、监督举报电话在显目位置统一公示。三是要求各经营单位建立卫生管理档案,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
开展建筑工地和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一是由住建委牵头整治建筑工地车辆带泥上路、沿途抛洒遗漏、扬尘污染、占道施工、乱推乱放以及工人生活区卫生等问题。二是由县公安交警大队牵头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机动和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乱行乱掉头、闯红灯等问题,完成江村大道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规范设置,进一步规范城区的交通秩序。
4、创新思路,建设健康
我县在争创省级卫生县城的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健康县城建设模式。研究制定《旌德县健康“细胞”工程建设指标体系》、《旌德县健康“细胞”工程建设要点》等标准文件,在全县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健康单位、健康家庭等10个类型健康“细胞”工程建设工作,并选取首批75个单位开展试点。试点工作定于年底验收,我们将及时总结提炼工作经验,认真研究困难问题,完善建设策略、方法和模式,并逐步推广“细胞”工程这一建设模式,以点带面促进健康县城的建设工作。
(三)双拥模范县创建
1、健全完善机构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及时调整充实县双拥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全县所有乡镇村(社区)均成立了双拥工作服务机构。二是完善工作制度。印发了《双拥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乡镇双拥工作职责》、《乡镇双拥工作制度》、《双拥联络员工作办法》等文件,促使双拥工作步入经常化、正轨化。
2、多种渠道广泛宣传
一是做好户外硬件宣传。在交通要道和县城重点场所设置大型户外双拥宣传标牌21块,各乡镇、双拥工委成员单位悬挂宣传横幅或在电子屏幕滚动宣传国防教育和双拥政策;在医院、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设立军人优先服务标志;在县电视台开设双拥专栏。二是做好新媒体宣传。在县政府网站、旌德新闻网开设双拥专栏,在微旌德、公安在线、民间媒体公众号等新媒体经常性宣传国防教育和双拥先进事迹。三是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通过县烈士陵园、仕川农民暴动纪念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国防、双拥和爱国主义教育。
3、深入开展走访慰问
一是八一前夕,县四大班子领导走访慰问了市军分区、驻旌部队和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二是各乡镇、县直有关单位和部分企业均开展各类慰问活动。三是县民政局对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慰问。
4、政策落实执行到位
一是认真落实优抚政策。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抚恤资金,今年前三季度,共发放各类优抚资金372万元;继续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就医“三难”问题;及时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士官政治生活待遇;建立抚恤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抚恤优待标准和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二是有效落实安置政策。做好军队转业士官、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今年及时足额发放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偿资金134万元;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力做好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工作。三是切实落实优待政策。全面落实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立功受奖、优秀士兵奖励政策,今年共发放优待金113万元。
5、军民共建融合发展
一是积极关心和支持驻旌部队,协助解决部队在建设、训练、演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进一步开展科技拥军、教育拥军、法律拥军、行业拥军、“两新”组织拥军等多种形式的拥军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县军人驿站的做法被《中国国防报》、《安徽日报》等众多媒体报道,省双拥办以文件形式在全省转发推广。三是加强军地深入交流,积极探索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目前,我县已完成双拥模范县创建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和装订成册(61册)工作。双拥宣传片已经拍摄完成,双拥画册已经定稿印刷,双拥一条街(解放街北段)双拥道旗、灯箱已悬挂完成。
(四)国际健康休闲之城创建
一是成立了国际健康休闲之城创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完成了全县健康产业、休闲旅游产业资源及发展成果归纳整理,制发了《旌德县创建“国际健康休闲之城”工作成果汇编》。二是成功举办了2016年国际(健康)休闲小城市发展大会,同时,举办了旌德县“国际健康休闲之城”创建工作成果论证会。三是积极向世界休闲组织理事会提交“国际健康休闲之城”认证申请,提交申报材料。四是今年7月份,迎接世界休闲组织考察组专家来我县实地考察论证。8月底,世界休闲组织理事会将研究我县创建国际健康休闲之城工作,通过后,将邀请我县前往休闲组织理事会总部授奖,同时在世界休闲组织官方网站及其宣传渠道上予以公布。
二、存在问题
(一)在创建省级文明县方面:一是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市民素质仍需进一步提升。三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健康县城)方面:一是宣传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至今仍有一些单位不能按规定设置创卫宣传栏和健康教育宣传栏。二是环境卫生整治仍需进一步加强。城区居民小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依然存在卫生死角;市政设施及绿化人为破坏较为严重,公用设施维护及背街小巷整治经费不足;城区种菜现象严重;建成区旱厕没有彻底清除;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流动摊点和夜市的管理,对背街小巷、城中村、老旧小区的卫生管理有待建立长效机制。三是农贸市场整治仍需进一步加强。农贸市场卫生状况较差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家禽销售区、水产销售区卫生管理没有达到卫生县城标准;市场内乱扔垃圾、出店(摊)经营、乱堆乱放杂物,市场周边随意摆摊、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熟食店“三防”、从业人员“三白”和食品经营户“索证索票”不到位。四是餐饮行业整治仍需进一步加强。城区多处餐饮单位(小餐饮)存在环境卫生、证照公示、厕所及后厨卫生、“三防”设施安装未达标问题。
(三)在创建双拥模范县方面:一是个别单位资料收集不够完整,质量不高。二是各乡镇、各成员单位之间整体双拥工作开展不均衡,氛围不浓。三是个别单位资料在上报双拥办后没有保存或保存不够完整。四是未制定出台《旌德县双拥合格单位表彰奖励办法》。五是烈士陵园管理机构没有成立,无编制,无人员,未达到双拥创建考评要求。
三、工作建议
(一)在省级文明县创建方面:一是启动第二集贸市场,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缓解压力。二是加强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是引入第三方测评机制,常态化开展文明县城创建。
(二)在省级卫生县城(健康县城)创建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二是进一步加强市容卫生、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方面整治力度,集中力量解决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居民小区等卫生死角“脏、乱、差”问题。三是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四是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五是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公用设施维护,以奖代补,激励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六是加强督查、督办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必要时采取约谈相关责任人、召开专题调度会的方式落实解决办法。
(三)在双拥模范县创建方面:一是督促各乡镇和成员单位加强资料收集质量;二是尽快出台《旌德县双拥合格单位表彰奖励办法》;三是尽快成立烈士陵园管理机构,确定编制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