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审议全县交通
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意见的报告
县人大办公室: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印发审议〈关于全县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报告〉的意见的通知》(旌人常办〔2010〕51号)和县政府领导批示的要求,县交通运输局对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交通发展的新理念、新规划、新措施。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构建外通内畅的交通路网
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加速旌德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长三角承接带转移”功能区的区位优势,科学、合理、全面规划布局旌德“十二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和远景规划。2011年力争以高速公路立项为突破口,重点布局出口路和县际道路建设,全面提升省道路网和重要县乡道路技术等级和通行能力。加速城镇跨区过境重要干线公路建设。逐步消除断头公路,完成老、病、险桥除险加固升级改造,完善区域路网和场站功能区交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布局。健立健全公路管养机制,巩固“十一五”建设成果,逐步提升重要村道及其它功能区道路的技术等级,力争提升旌德交通环境,使交通各项事业上一个新台阶。
主要目标:
高速公路:扬绩高速黄山连线及徐福高速已列入“十二五”期间的建设规划并全面动工,我们将积极跑省、跑部,尽早取得2条高速公路的立项及提前做好前期工作。
国省道路规划:1、2011年开工建设鸿旌线梅岭隧道;2、争取G205浙溪桥至蔡家桥段一级公路立项建设;3、S217蔡家桥至绩溪段二级公路改造升级;4、2011年组织对S217绕城项目西迁,S323绕城北迁以及两线绕城连接线的建设。
县际道路规划:1、争取云乐~方塘三级路立项建设;2、祥云~蛟塘三级路立项建设;3、旌阳镇~尚田三级路立项建设;4、完成G205至双河三级路附属工程建设。
县道升级规划:1、瑞市~红卫三级公路改造升级;2、板桥~祥云三级公路改造升级。危桥改造:县、乡村道共升级改造危桥25座计3500延米。
场站规划:6个三级站,200个候车亭。到十二五末,道路更加通畅便捷,区域路网更趋完善,场站、加油站等配套服务设施功能更加齐全。
安保工程建设:安保工程是今后是我局建设重点,我们将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加大对道路等级低,特定路段的处理,如旌凤线、云蔡路、德双路。
农村公路:今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经到收官阶段,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力争通过发改委补助预算补资金项目10KM农村公路建设。
二、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工作中,我们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争取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二是要强化沟通,吃透精神主动出击。切实加强同上级部门的衔接和沟通,及时掌握新政策、新信息和新要求,局主要领导将亲自带队,上省厅、跑市局,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县更多的支持。三是要做好协调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对争取的公路建设项目,积极与有关部门搞好对接,使建设项目早确定、早实施。并加大协调力度,按照时间进度要求制订具体可行的工作方案,做好项目的跟踪落实,抽调专业技术人员成立督导组,加强督促检查,查质量,促进度,确保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道路建设与管养、旅游相结合
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经过养护体制改革后,我们建立了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落实了机构、人员、资金、责任,形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管理责任机制。系统的管养机制建立了,具体的工程措施、日常养护创新举措也随之跟进。在工程养护方面,制定了《旌德县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和养护实施细则》,详细规定了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计划管理、资金管理、工程实施、质量管理、检查考核、验收管理以及养护生产作业标准,用制度、按程序严格监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逐步提高工程质量。同时把公路建设同旅游发展开发结合起来,改善基础条件,一方面抓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实施,一方面加快地方乡村道路建设,齐头并进,全面发展,提高了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在干线公路建设上首先利用国债项目G205线把白地江村、庙首展旗山等旅游景区连接起来,配合旅游产业开发,改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建设生态旅游公路,在绿化方案设计研究上,从“道路、生态、旅游”的构想出发,利用自然山形地貌等周边环境,进行分段绿化处理,注重与山林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布局,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文化公路。
四、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积极鼓励和支持干部职工通过自学、函授、脱产学习等方式提高学历,组织工作实际需要的培训,也组织交通行业长远发展的管理人才、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培训。充分利用县内外交通教育资源,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专家授课指导,培养交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注重开发人力资源。重点培养乡土交通人才,做好交通人才引进工作。抓好交通人才培训工作,强化服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全县交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